室內健身器材行業是一個發展中的小行業,受不成熟的市場影響,過去十年及未來十年都面臨很大的發展障礙。就由電動跑步機這一健身器材的主打產品為例,中國境內2004年產量62.94萬臺,出口39萬臺,引進6萬臺,實際內銷量30.94萬臺,與美國形成了很大差距。美國市場電動跑步機銷售184萬臺。照此推測,中國的電動跑步機應該為26萬臺左右的銷量。下面由籃球架廠家給力體育細談為何有如此差距?
原因不外乎有三。先是健身器材行業習慣于傳統機械、輕工器材銷售方式,缺乏情感、心境、思維活動的人性化塑造,不能進行“生活方式”的推銷,只停步于“利潤效應”的推銷;其次,企業規模太小,相互拆臺的多,聯合競爭力弱,鷸蚌相爭,互不得利。。由此推斷,近十年內健身器材行業乃至體育用品制造行業,能夠進入此門檻的企業尚可羅雀;第三,市場發展滯后,據研究人員考證,國民從衣食到住行的過渡發達國家需20至30年,中國溫飽解決不滿20年,因此市場的培育尚需時日,不會像拋物線上升那么一蹴而就。
中國的企業,主要是新興企業,比較習慣于部門引導,即使在國外,企業也習慣于有個“娘家”。在群眾健身運動、國家品牌評比等工作中,部門引導的確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。然而扶持政策的不平衡、信息獲取渠道的不對稱,企業行業管理的不標準均限制了這一行業的蓬勃發展。企業要想活得好,需要有足量的OEM生意,就需要上掛“部門采購”,下聯“出口加工”,否則單靠某個企業,單單運作某一個品牌,走出中國是相當艱難的。
多數難事,需做于易。多數大事,需做于細。造就強勢企業,培育成熟市場是艱難的大事。因此就要求業內人士都需要先謀事,后謀利,從細節工作做起,從質量、標準、市場規則三要素奠定強勢基礎做起,進而做大自己的企業,做大自己的市場。
全國服務熱線